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76章 冬捕开渔

1月22日早上8点。查干湖景区迎来第一波客人。

夏羽钧给车加满油后,带上凌薇开进了景区。二人直奔冬捕现场。

“姐姐,据说查干湖冬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国时期。辽国皇帝在冬天喜欢来这边休闲,把一小块冰面磨薄后看着冰面下游泳的鱼。看够了就打破冰面,把鱼捞出来。”

作为一个历史地理重度爱好者+高考文科状元,夏羽钧的知识储备量非常大。因此滔滔不绝地给凌薇做介绍。

“古代的东北人以渔猎为生,因此在这边逐渐形成了渔猎文化。我猜就是这时候形成了查干湖的冬捕风俗。”

凌薇表示质疑:“东北不可能全靠渔猎吧?这么点收成够养几个人?我看还得是种庄稼。”

夏羽钧摇摇头:“没有农业种植。那时东北人少。就拿11世纪初的女真人来说,他们以渔猎为生。挖个地窨,地面盖上个木板,就是房子。”

“啊?这么简陋?没人种庄稼吗?”

二人距离冬捕现场比较远,夏羽钧也就继续回答。

“大规模农业种植是在近代,1840年以后。内地的人过来讨生活,开垦荒地。”

凌薇追问道:“那本地的民族呢?他们啥也不干?”

“因为没有种植技术,所以他们渔猎。再者,水稻低于10℃生长会受影响,低于0℃会发生冻害。在古代也不利于种植。”

说到这,夏羽钧还提到一个国际笑话:“韩国说它们是水稻起源国,说什么距今1万年前种植。纯胡说。有位网友说1万年前你们是在冰河上种吗?”

“那是谁最先种水稻的?”

“应该是华夏。华夏出土过距今9000年前的稻种。”

说话间,游客们抵达了冬捕现场。

其实,冬捕开始的时间最早到凌晨四点。鱼把头会和队员们带上工具,驾驶马车行驶在冰面上。选定可能有鱼的冰面进行打桩、撒网,开渔时把网拖出来,就能看到大量的、健壮的鱼。

现在,渔民们穿着蒙古族服饰围在篝火前载歌载舞,举办开渔祭典。

即使湖面冻得很结实,但是夏羽钧依旧不敢把车开上冰面。凌薇也同意下车徒步前往现场。

戴上手套、裹好围巾、扣好帽子,两个人手牵手,一起走向晶莹炫目的湖中心。

由于冰面上平坦辽阔,北风呼啸而过,带着从蒙古—西伯利亚高压发散而来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