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4章 营救

当时的华容县处在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两军防区的中间地带,1940年一月份,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,战火把这一带所有的城乡全部破坏殆尽,四月份,东条英机又开始发动了针对枣阳和宜昌的进攻,中日双方军队在湖北湖南北部一带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,双方不断进行互相袭扰,战火一天都没停息过。

我们通过浮桥渡过藕池河后前行50公里,便到达华容县。这就是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赤壁大战败退时经过的地方。

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,说是营救任务,其实就是给这些孩子们当保镖,带领他们转移到临澧就可以完成任务,没多少难度。

华容县的百姓为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开始举家迁移,扶老携幼,艰辛异常。

我们这次行军没有汽车,重型装备都是用骡马运输的,行军速度并不快,当我们抵达华容县的时候,这里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,我们也很快找到了孤儿团,他们之所以还没有撤离,是因为他们临时担负着维持城内治安的责任,周正平见到我之后,自然是异常兴奋,把我们带到孤儿团的营区,我当时就被他们团的规模给震惊了,现在的孤儿团已经足足有2千余人,周正平跟我解释说,他们从武汉转移到长沙之后,第九战区把所有孤儿院的孩子全部聚集到一起,就成立了这个抗日儿童团,年龄最小的七岁,最大的15岁,并且配发了500多支步枪,即便是年龄最大的孩子,也只是跟步枪差不多高,那些老旧的步枪又长又重,他们扛起来都费劲,更别说用它们来打仗了。

在正规部队打仗期间,他们儿童团就负责在后方做后勤工作,以支援前方将士,他们帮忙转运粮草物资,维持地方治安等,虽然年龄比较小,做起事来也是有模有样。

除此之外,上头还给他们派了几十名教员,平时对他们进行训练,把有天赋的孩子培养成为通信兵和译电员,把十岁左右的孩子培养成司号员,在实际战斗中,旗手和司号员的损失是最大的,都是地方率先打击的目标,伤亡率非常高。

这些儿童团的孩子来自于很多地方,多数是安徽和贵州阵亡将士的孩子,按照上头的说法,这些孩子就是中国抗战未来的生力军,反正当时我们的第一想法就是:造孽啊!他们的父母丧生于战火,而这些没成年的孩子未来也要成为战争机器,难道非要把一家人打成绝户不成?

我朝周正平传达了上峰的意思:所有孩子立刻转移,远离前线,到后方进行整训。

一年多没见面的谢安庆带着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