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6章 夏元吉

朱林一边侃侃而谈,却发现朱标的眉头皱了起来。

“大哥长时间皱眉头会变丑的,小心大嫂嫌弃你。”冷不丁的一句插科打浑,活跃了一下气氛,当即让朱标不怒反笑。

“你小子这惩罚措施也太狠了吧?如果卷子上沾染了墨迹,立马就要视为废卷重新作答,那那些学子辛辛苦苦写的东西不就白写了。”

“没有墨迹,才能显得他们的认真,细节往往决定成败。再说了,难的是构思,并不是书写,只要他们记的内容重写一遍就是了。”

“有的时候他们就是凭借着墨迹组成的特殊记号完成作弊的,上面的作弊还能有迹可循,但接下来的作弊方式,那就是天马行空,防不胜防。”

“可以购买特殊的语句加在不同的地方,比如说密码,将相同的字加入到每一段之中,或者将一句话大批次的出现在文章之中,这就相当于验证标语一样,当阅卷的人查阅到这些特殊句子的时候就会完成作弊。”

“什么居然还有这样的办法?”

“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,简直是没法防备啊。”

“最重要的还是两点措施,第一点,在全国各地设立提学官,也就是对学生专门进行处罚和奖赏的官员。”

“大明的学生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等等的职称名号。”

“当拥有了这些读书人称号的时候,他们便会拥有了一定的特权,虽然现在已经完成了官绅一起纳粮,他们也要交税,但是交的税毕竟少,或者凭借他们的身份本身,便可以大量的攫取土地和利益。”

“那些秀才见到县令,甚至可以做到不跪,而且县令居然还无权对他们的学位进行罢免。”

“特有的身份和特权,往往会成为人犯罪有恃无恐的背景,因此还有行不上大夫这样的谬论。我觉得应该严格的规范读书人的行为,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管控。”

“设立儒学提举司,用来管理那些学子的学籍和档案,如果这些人作奸犯科违法乱纪,往往会有很坏的带头作用,必须要从重处罚,剥夺功名。”

在明朝的初期,是没有儒学提举司这个部门的,这个部门是正统年间设立的,正统皇帝就是大明战神朱祁镇。

当时的读书人越来越多,设立这个衙门,就是为了对读书人进行管理。

明朝初期的读书人能张狂到什么程度,动不动就仗着自己的身份抗衡法度,仗着自己有钱有地便可以欺压百姓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